地址:杭州余杭經濟技術開發區興國路519號生物醫學谷5號樓二樓
郵編:311188
電話:0571-89028163
手機:13003659111/13093769111
商務QQ:1269136227
聯系人:吳女士
近日,發表在國際雜志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上的一篇研究論文中,來自賓夕法尼亞大學等處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在進行抗逆轉錄病毒療法的患者機體中鑒別出了新型的免疫生物標志物,這種新型的生物標志物或可幫助預測攜帶肺結核(TB)的HIV患者的早死及并發癥風險。
研究者Ravimohan教授表示,患者中不同的免疫和炎性反應往往可以告知我們一些有價值的線索,來幫助指導未來進行治療的療法;更重要的是我們的研究發現,晚期的HIV/TB患者是一種異質性群體,這些患者對于免疫干預療法的反應并不一致;此前研究中研究者重點對TB-免疫重建炎癥綜合征(IRIS)患者進行研究,但當時并沒有比較早期死亡患者和經歷免疫重建炎癥綜合征患者之間的免疫反應及生物標志物特性的差異。
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對201名來自博茨瓦納的患者進行分析研究,研究人員評估了患者在進行抗逆轉錄病毒療法前后的反應情況,結果顯示,患者機體中較低水平的8種生物標志物和其患IRIS的風險增加直接相關,這8種生物標志物分別包括IL-6, IL-15及GM-CSF等;研究者表示,高水平的MCP-1及TNF-α和患者的死亡風險增加直接相關。然而IRIS及早期死亡的患者在進行抗逆轉錄病毒療法開始后的免疫反應和炎性反應會明顯增加,包括IL-6, TNF-α及G-CSF在內的四種生物標志物也和患者的TB-IRIS風險增加存在獨立相關的關系,而另外五種生物標志物則和患者死亡風險增加相關,包括IL-1RA和G-CSF。
研究者表示,不同的進行抗逆轉錄病毒療法的患者其機體早期的免疫恢復(CD4細胞數)發生著明顯的不同,而開始進行抗逆轉錄病毒療法及早期死亡的患者,當其機體的免疫系統不足以控制結核病時就會增加其患炎癥的風險,而IRIS患者卻恢復地較快。Bisson博士說道,通過觀察疾病得到有效控制的患者群及發生并發癥(IRIS)的患者群之間在治療效果上的差異,就可以影響我們對易感人群的后期研究,當然有效抑制IRIS的干預措施或許也會不經意地增加個體的死亡風險。后研究者表示,本文研究對于開發新型療法從而降低患者機體炎癥,同時還可以促進患者的免疫恢復提供了新的研究線索。